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閆妍)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敝黝}教育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日前,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在全市未成年人中開展了“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全市1480所中小學、95萬余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
開展主題活動,追尋紅色記憶。全市各中小學相繼組織開展了“清明祭英烈”主題班(隊、團)會、升旗儀式、制作手抄報、演講比賽等系列活動,師生共同普及清明知識,講述烈士紅色故事,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向革命烈士學習,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通過開展活動寄托對革命先烈的哀思,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清明祭英烈”的意義。
祭掃烈士陵園,傳承紅色基因。全市未成年人在學校的組織下瞻仰烈士陵園,研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聽老戰士講革命故事,看紅色電影、紅色繪本劇表演,尋訪英雄等,通過系列活動,激勵未成年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激發奮發進取的動力,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網上祭悼英烈,傳承紅色精神。全市未成年人登錄中華英烈網、唐山文明網等設立的“清明祭英烈”祭掃專欄,利用集中統一的網上平臺開展網絡祭掃,為英烈點燭、獻花,進入英烈紀念館,認真查看英烈事跡,留下感言,寄托對先烈的悼念與敬仰,表達著未成年人的決心與信念。
據了解,我市以“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為契機,依托各類教育資源優勢,深入發掘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積淀和深厚歷史底蘊,在廣大未成年人中深入開了主題班(隊)會、誦讀紅色經典詩文、重溫英雄動人事跡、“清明網上祭英烈”、“我們的節日·清明”、祭掃獻花烈士陵園、五老宣講進校園、觀看愛國主義影片、研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