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內在靈魂和名片,文明城市創建,更是一種理念、一種追求,一種持之以恒的實踐。
近年來,張家口市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載體,圍繞以人為本、創建為民的總要求,堅持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不斷推動創建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聚焦民需,將百姓呼聲作為“指揮棒”
76歲的賈有財家住張家口經開區沙嶺子鎮沙嶺子村,過去,他家的戶廁沒有適老化設施,這對于患有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的老人來說,如廁成了困擾他生活的難題。
2022年,張家口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實施了養老服務提質增能民生工程,為1.1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霸谌鐜鷧^安裝了扶手,臥室安裝抓桿,地面進行了高差處理等,自從政府給免費改造,我的生活方便多了?!辟Z有財說。
一個戶廁的改造,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皠摮恰钡某踔跃褪且匀嗣駷橹行?,著眼常態長效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說起橋西區南新村新村路6棟老舊樓的變化,居民靳春英感受深刻:“加裝了集中供暖,拆除了私搭亂建的煤池子,以往灰頭土臉的老舊樓煥然一新,居住環境的改善,真正提升了我們的幸福感?!?/p>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新生活
去年,張家口市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工程涉及15個縣區,共改造完成235個老舊小區,惠及1432棟樓67101戶,改造面積達510.24萬平方米。
文明城市,環境先行。生態宜居的環境,是人民群眾的期望,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體現。
“推窗見綠,涼亭、座椅齊全,家門口的小公園成為我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奔易蛭鲄^建設西街的徐女士對建好不久的“口袋公園”贊不絕口。
街角方寸之地,盡顯城市文明之美。2022年張家口市深入實施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建、改建口袋公園72個,提升重要節點景觀亮化62個,打造“四化”樣板示范街道57條……
一件件民生實事筑牢惠民“里子”,撐起城市“面子”,民生改善的濃濃暖意,幸福指數的步步提升,是人民群眾“創城”路上最貼心、最實在的收獲。
群策群力,以“繡花功夫”為民惠民
“電動車充電樁又增加了”“私設的地鎖拆除了”……
近日,張鐵家園里的仿古涼亭又熱鬧起來,居民們聚集在此,討論著小區的大事小情。這里是橋東區宣化路社區打造的小區居民議事廳。這也是我市推進“百姓說事、干部解題”治理機制的一個縮影。
兩年來,張家口市圍繞聚民智、解民憂,構建起的“百姓說事、干部解題”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一批居民關注、關心的問題、難題。
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文明城市創建,要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近日,康??h“樂幫社工”趙志蘋又來到青龍村87歲劉奶奶的家里,陪老人談心聊天,為老人打掃衛生。長期得到社工關注的劉奶奶感慨道:“這幫孩子真好,有她們的幫助我感到很幸福?!?/p>
為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化發展,優化基層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提升城鄉基層治理效能,張家口市積極推進社會工作站建設,如今,全市已建成市級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1個,縣(區)社工總站17個,鄉鎮(街道)社工站226個,擁有駐站社工580余人。
創城中,作為離居民最近的人,社工們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殘”,推行“社工+志愿者”服務模式,開展社會救助、為老服務、兒童關愛等一系列社會服務工作,進行了文明實踐,傳遞了社會溫暖。
縱觀張家口市社區治理工作,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辦理社會救助、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政府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做到城鄉全覆蓋;社區日間照料站建設進展快速;“五社聯動”作用發揮越來越突出……下“繡花功夫”解決治理“最后一公里”問題,為群眾繡出了美好的生活圖景。
共建共享,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
“3月11日下午,‘厚德萬全’公益促進會到堡子里雷鋒事跡展室參觀學習?!薄?月13日上午,經開一幼的小朋友到堡子里雷鋒事跡展室參觀學習?!薄瓘膹埣铱诖壬屏x工聯合會雷鋒精神志愿者服務隊黨支部書記樊志勇的微信朋友圈看到,3月以來,雷鋒事跡展室幾乎每天都在接待前來參觀學習的團體、群眾?!艾F在學雷鋒、做志愿服務的人們越來越多了?!狈居抡f。
創建文明城市,離不開人民群眾的踴躍參與。當文明成為廣大市民的共同認識和自覺行動,一座城市才能真正托起文明底色。
2022年,張家口市完成“創城”志愿者注冊登記2.3萬名,成立了22類各具特色和專業的205支志愿服務隊伍,圍繞助老幫困、環境清潔、法律援助等數十個志愿服務領域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如今,閃動在大街小巷的“志愿紅”已成為創城路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文明城市創建要著眼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員創建,要以城市優質文化資源支持農村文化建設,讓城鄉居民共享創建成果。
2022年,張家口市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市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全市共創建美麗庭院40多萬戶。
張家口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美麗庭院是彰顯張垣特色、傳承鄉土記憶、延續家庭文明、培育鄉風文明的文化承載。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做好美麗庭院精品示范布局,打造美麗庭院精品線、精品帶和精品區,讓美麗庭院成為承載家庭幸福、優化生態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載體。(記者 張鳳燕 通訊員 宋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